

【干貨分享】中藥“掃地僧” ——神奇的麻杏石甘口服液
- 分類:禽藥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12-14 10:38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掃地僧,是金庸武俠小說《天龍八部》中的人物,一位在少林寺負責打掃藏經閣的無名老僧人,武功深不可測,并具有大智慧。 掃地僧見證了少林派半個世紀來發生的事跡,根據自述,在藏經閣中約有四十多年,藏經閣所發生之事也全都看在眼里,然而旁人對于他的存在卻渾然不知。 在少室山舉行的武林群雄大會中,掃地僧在少林寺藏經閣中出場,向蕭峰等眾人解說強行練習少林派七十二絕技之弊,又以一人之力對戰蕭遠山、蕭峰、慕容博、鳩摩智等武林高手,輕松收服蕭遠山、慕容博兩人,之后將他們的內傷治愈,以佛法化解兩人恩怨,二人經點化后大徹大悟,冰釋前嫌,并拜其為師,皈依佛門,回歸正道。? 掃地僧在蕭遠山父子與慕容博父子相遇時現身,對于蕭遠山、慕容博、鳩摩智和天竺僧波羅星竊取少林派絕技之事,點出他們在佛法心性修為不足之下強行練習上乘武功,造成他們身體上的隱疾,并以過去沉迷武學的玄澄大師未聽取他三次提醒以至經脈盡斷為例,勸諫眾人。 當慕容博與蕭遠山欲互相血拼時,掃地僧先后將兩人打至斷氣作龜息之眠,再透過陰陽互濟讓他們互相化解對方的內傷起死回生,摒棄戾氣的兩人至此明白家國仇恨、生死離別都如夢境,方才放棄仇恨、大徹大悟,決定皈依佛門,不再過問世間恩怨。 掃地僧現已成為具有極高技藝卻深藏不露的人的代名詞。 在中醫界,有一個方劑屢建奇功卻又深藏功名,它就是方劑群英譜里的“掃地僧”麻杏石甘湯。說它屢建奇功是因為,不論在西醫尚未出現的古代國人抵御傷寒、瘟疫,還是現當代的石家莊流行性乙腦、非典、新冠肺炎等抗疫實踐,處處都有它的身影且屢有效驗;說它深藏功名是因為,它只有區區四味藥,卻繁衍出了加味麻杏石甘湯、黃芩石膏杏子甘草湯、麻杏陷胸湯、清肺排毒湯等方劑以及小兒肺熱咳喘顆粒、金花清感顆粒、連花清瘟膠囊等現代名方,麻杏的名氣湮沒于這些方藥之中,可謂“大隱隱于市”。 今年8月23日,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確診感染新冠且病情嚴重,24號晚使用了呼吸機,在其他方法治療成效不大的情況下,季莫申科的醫療團隊在中國駐烏使館的幫助下,與中國中醫專家取得了聯系。9月5日季莫申科服用了中國專家(北京金臺文院蔡傳慶)提供的中藥后,體溫開始下降,病情出現好轉。在服用中藥幾天后,9月11日季莫申科的核酸檢測便轉陰了,9月下旬開始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。 采訪中,中醫專家提到給季莫申科開的藥方來自中醫經典《傷寒論》——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。 麻杏石甘湯 源自《傷寒論》,系麻黃、苦杏仁、石膏、甘草組成。在獸醫臨床上,主要用來解決外寒內熱所致的肺出血、咳嗽、氣喘、支氣管堵塞等呼吸道問題。尤其出現受涼溫差感冒第二階段“表寒內熱”時(機理詳見往期內容“秋防無憂---溫差篇”),大群出現發燒、打蔫、呼嚕(蛤蟆叫)、氣管發紅、肺瘀血或出血、鼻涕黃黏、出現黃綠糞或零星死淘等現象,清內熱、化痰止咳,效果較好。 方劑解析 方中的麻黃解表宣肺,打開全身的毛孔,讓肺里面的熱邪從皮毛散出,等于把家里的窗戶打開,讓悶熱的空氣散出去;杏仁加強肺的肅降功能,肺與大腸相表里,把肺里面的熱趕到大腸,從大腸出;然后用5倍于麻黃量的石膏來直接清肺熱、胃熱(胃肺分別開竅于咽、喉),等于給沸騰的鍋里加涼水,石膏既可以清熱又可以生津,石膏降胃火肺火大腸火,可以同時把身體里的火分別從小便大便出,清熱生津,甘草為藥中國老,益氣止咳,調和石膏、麻黃的寒溫藥性。 肺屬上焦,病位在上在表,宜清宜散,通過石膏清熱、散熱,則對壅于肺、氣管的痰飲無異于釜底抽薪,黃痰、粘痰沒有熱煎則容易變稀咳出;麻黃宣肺解表,使肺升清(向上向外)氣機功能恢復,苦杏仁降氣止咳,使肺肅降(向內向下)氣機功能恢復,則咳喘自消。 寒、熱藥合用會“中和”掉嗎? 有人可能會問:麻黃、石膏藥性一溫一寒,合用于一個方子里會不會“酸堿中和”? 答案是否定的,這是因為中醫藥性不是從化學概念出發,而是從功能概念出發,石膏清熱的機理是抑制胃腸道因郁熱而過于亢奮的功能狀態,麻黃是促進肌表血液循環,就像有人坐京廣線從北京出發去廣州,另一個人是坐京九線從九龍到北京一樣,不在一條軌道,又怎么會撞車呢?!且就算在一條線上,也會有甘草這個“扳道工”在中間調和,更加不可能了。臨床也有寒熱錯雜方(如半夏、黃連同用)用于調理脾胃的情況,這是為了調節交感、副交感神經,使機體功能恢復到正常平衡狀態。以上種種都有別于西醫酸堿中和概念,大家不要弄錯了。 使用機會 既然麻杏主要是針對呼吸道肺熱咳喘的,那臨床該怎么用呢?分兩類情況 一種情況是氣囊炎、支氣管堵塞對癥治療時使用,大群咳嗽、呼嚕、伸脖呼吸,氣管粘痰、鼻腔黃涕等,氟苯尼考+強力霉素+麻杏石甘口服液,此時堵氣管導致物理性阻塞死亡,化痰藥必須大劑量,250ml兌水可150-200斤,快速緩解痰熱阻肺癥狀。 另一種情況是流感、傳支等病毒性呼吸道對癥配合治療,抗病毒藥+麻杏石甘口服液+強力霉素/替米考星,250ml兌水200-300斤, 集中飲水,連用4-5天。 “知將方能用將”,臨床我們也見過大劑量麻杏單用治療支堵每瓶(250ml)用量80-100斤水,控制堵管很不錯的情況。家里或附近有石膏的話,也可以大劑量石膏摻料(3%-5%)配合麻杏使用,增強清熱力量。 ?
【干貨分享】中藥“掃地僧” ——神奇的麻杏石甘口服液
【概要描述】掃地僧,是金庸武俠小說《天龍八部》中的人物,一位在少林寺負責打掃藏經閣的無名老僧人,武功深不可測,并具有大智慧。
掃地僧見證了少林派半個世紀來發生的事跡,根據自述,在藏經閣中約有四十多年,藏經閣所發生之事也全都看在眼里,然而旁人對于他的存在卻渾然不知。
在少室山舉行的武林群雄大會中,掃地僧在少林寺藏經閣中出場,向蕭峰等眾人解說強行練習少林派七十二絕技之弊,又以一人之力對戰蕭遠山、蕭峰、慕容博、鳩摩智等武林高手,輕松收服蕭遠山、慕容博兩人,之后將他們的內傷治愈,以佛法化解兩人恩怨,二人經點化后大徹大悟,冰釋前嫌,并拜其為師,皈依佛門,回歸正道。?
掃地僧在蕭遠山父子與慕容博父子相遇時現身,對于蕭遠山、慕容博、鳩摩智和天竺僧波羅星竊取少林派絕技之事,點出他們在佛法心性修為不足之下強行練習上乘武功,造成他們身體上的隱疾,并以過去沉迷武學的玄澄大師未聽取他三次提醒以至經脈盡斷為例,勸諫眾人。
當慕容博與蕭遠山欲互相血拼時,掃地僧先后將兩人打至斷氣作龜息之眠,再透過陰陽互濟讓他們互相化解對方的內傷起死回生,摒棄戾氣的兩人至此明白家國仇恨、生死離別都如夢境,方才放棄仇恨、大徹大悟,決定皈依佛門,不再過問世間恩怨。
掃地僧現已成為具有極高技藝卻深藏不露的人的代名詞。
在中醫界,有一個方劑屢建奇功卻又深藏功名,它就是方劑群英譜里的“掃地僧”麻杏石甘湯。說它屢建奇功是因為,不論在西醫尚未出現的古代國人抵御傷寒、瘟疫,還是現當代的石家莊流行性乙腦、非典、新冠肺炎等抗疫實踐,處處都有它的身影且屢有效驗;說它深藏功名是因為,它只有區區四味藥,卻繁衍出了加味麻杏石甘湯、黃芩石膏杏子甘草湯、麻杏陷胸湯、清肺排毒湯等方劑以及小兒肺熱咳喘顆粒、金花清感顆粒、連花清瘟膠囊等現代名方,麻杏的名氣湮沒于這些方藥之中,可謂“大隱隱于市”。
今年8月23日,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確診感染新冠且病情嚴重,24號晚使用了呼吸機,在其他方法治療成效不大的情況下,季莫申科的醫療團隊在中國駐烏使館的幫助下,與中國中醫專家取得了聯系。9月5日季莫申科服用了中國專家(北京金臺文院蔡傳慶)提供的中藥后,體溫開始下降,病情出現好轉。在服用中藥幾天后,9月11日季莫申科的核酸檢測便轉陰了,9月下旬開始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。
采訪中,中醫專家提到給季莫申科開的藥方來自中醫經典《傷寒論》——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。
麻杏石甘湯
源自《傷寒論》,系麻黃、苦杏仁、石膏、甘草組成。在獸醫臨床上,主要用來解決外寒內熱所致的肺出血、咳嗽、氣喘、支氣管堵塞等呼吸道問題。尤其出現受涼溫差感冒第二階段“表寒內熱”時(機理詳見往期內容“秋防無憂---溫差篇”),大群出現發燒、打蔫、呼嚕(蛤蟆叫)、氣管發紅、肺瘀血或出血、鼻涕黃黏、出現黃綠糞或零星死淘等現象,清內熱、化痰止咳,效果較好。
方劑解析
方中的麻黃解表宣肺,打開全身的毛孔,讓肺里面的熱邪從皮毛散出,等于把家里的窗戶打開,讓悶熱的空氣散出去;杏仁加強肺的肅降功能,肺與大腸相表里,把肺里面的熱趕到大腸,從大腸出;然后用5倍于麻黃量的石膏來直接清肺熱、胃熱(胃肺分別開竅于咽、喉),等于給沸騰的鍋里加涼水,石膏既可以清熱又可以生津,石膏降胃火肺火大腸火,可以同時把身體里的火分別從小便大便出,清熱生津,甘草為藥中國老,益氣止咳,調和石膏、麻黃的寒溫藥性。
肺屬上焦,病位在上在表,宜清宜散,通過石膏清熱、散熱,則對壅于肺、氣管的痰飲無異于釜底抽薪,黃痰、粘痰沒有熱煎則容易變稀咳出;麻黃宣肺解表,使肺升清(向上向外)氣機功能恢復,苦杏仁降氣止咳,使肺肅降(向內向下)氣機功能恢復,則咳喘自消。
寒、熱藥合用會“中和”掉嗎?
有人可能會問:麻黃、石膏藥性一溫一寒,合用于一個方子里會不會“酸堿中和”?
答案是否定的,這是因為中醫藥性不是從化學概念出發,而是從功能概念出發,石膏清熱的機理是抑制胃腸道因郁熱而過于亢奮的功能狀態,麻黃是促進肌表血液循環,就像有人坐京廣線從北京出發去廣州,另一個人是坐京九線從九龍到北京一樣,不在一條軌道,又怎么會撞車呢?!且就算在一條線上,也會有甘草這個“扳道工”在中間調和,更加不可能了。臨床也有寒熱錯雜方(如半夏、黃連同用)用于調理脾胃的情況,這是為了調節交感、副交感神經,使機體功能恢復到正常平衡狀態。以上種種都有別于西醫酸堿中和概念,大家不要弄錯了。
使用機會
既然麻杏主要是針對呼吸道肺熱咳喘的,那臨床該怎么用呢?分兩類情況
一種情況是氣囊炎、支氣管堵塞對癥治療時使用,大群咳嗽、呼嚕、伸脖呼吸,氣管粘痰、鼻腔黃涕等,氟苯尼考+強力霉素+麻杏石甘口服液,此時堵氣管導致物理性阻塞死亡,化痰藥必須大劑量,250ml兌水可150-200斤,快速緩解痰熱阻肺癥狀。
另一種情況是流感、傳支等病毒性呼吸道對癥配合治療,抗病毒藥+麻杏石甘口服液+強力霉素/替米考星,250ml兌水200-300斤, 集中飲水,連用4-5天。
“知將方能用將”,臨床我們也見過大劑量麻杏單用治療支堵每瓶(250ml)用量80-100斤水,控制堵管很不錯的情況。家里或附近有石膏的話,也可以大劑量石膏摻料(3%-5%)配合麻杏使用,增強清熱力量。
?
- 分類:禽藥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12-14 10:38
- 訪問量:
掃地僧,是金庸武俠小說《天龍八部》中的人物,一位在少林寺負責打掃藏經閣的無名老僧人,武功深不可測,并具有大智慧。
掃地僧見證了少林派半個世紀來發生的事跡,根據自述,在藏經閣中約有四十多年,藏經閣所發生之事也全都看在眼里,然而旁人對于他的存在卻渾然不知。
在少室山舉行的武林群雄大會中,掃地僧在少林寺藏經閣中出場,向蕭峰等眾人解說強行練習少林派七十二絕技之弊,又以一人之力對戰蕭遠山、蕭峰、慕容博、鳩摩智等武林高手,輕松收服蕭遠山、慕容博兩人,之后將他們的內傷治愈,以佛法化解兩人恩怨,二人經點化后大徹大悟,冰釋前嫌,并拜其為師,皈依佛門,回歸正道。
掃地僧在蕭遠山父子與慕容博父子相遇時現身,對于蕭遠山、慕容博、鳩摩智和天竺僧波羅星竊取少林派絕技之事,點出他們在佛法心性修為不足之下強行練習上乘武功,造成他們身體上的隱疾,并以過去沉迷武學的玄澄大師未聽取他三次提醒以至經脈盡斷為例,勸諫眾人。
當慕容博與蕭遠山欲互相血拼時,掃地僧先后將兩人打至斷氣作龜息之眠,再透過陰陽互濟讓他們互相化解對方的內傷起死回生,摒棄戾氣的兩人至此明白家國仇恨、生死離別都如夢境,方才放棄仇恨、大徹大悟,決定皈依佛門,不再過問世間恩怨。
掃地僧現已成為具有極高技藝卻深藏不露的人的代名詞。
在中醫界,有一個方劑屢建奇功卻又深藏功名,它就是方劑群英譜里的“掃地僧”麻杏石甘湯。說它屢建奇功是因為,不論在西醫尚未出現的古代國人抵御傷寒、瘟疫,還是現當代的石家莊流行性乙腦、非典、新冠肺炎等抗疫實踐,處處都有它的身影且屢有效驗;說它深藏功名是因為,它只有區區四味藥,卻繁衍出了加味麻杏石甘湯、黃芩石膏杏子甘草湯、麻杏陷胸湯、清肺排毒湯等方劑以及小兒肺熱咳喘顆粒、金花清感顆粒、連花清瘟膠囊等現代名方,麻杏的名氣湮沒于這些方藥之中,可謂“大隱隱于市”。
今年8月23日,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確診感染新冠且病情嚴重,24號晚使用了呼吸機,在其他方法治療成效不大的情況下,季莫申科的醫療團隊在中國駐烏使館的幫助下,與中國中醫專家取得了聯系。9月5日季莫申科服用了中國專家(北京金臺文院蔡傳慶)提供的中藥后,體溫開始下降,病情出現好轉。在服用中藥幾天后,9月11日季莫申科的核酸檢測便轉陰了,9月下旬開始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。
采訪中,中醫專家提到給季莫申科開的藥方來自中醫經典《傷寒論》——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。
麻杏石甘湯
源自《傷寒論》,系麻黃、苦杏仁、石膏、甘草組成。在獸醫臨床上,主要用來解決外寒內熱所致的肺出血、咳嗽、氣喘、支氣管堵塞等呼吸道問題。尤其出現受涼溫差感冒第二階段“表寒內熱”時(機理詳見往期內容“秋防無憂---溫差篇”),大群出現發燒、打蔫、呼嚕(蛤蟆叫)、氣管發紅、肺瘀血或出血、鼻涕黃黏、出現黃綠糞或零星死淘等現象,清內熱、化痰止咳,效果較好。
方劑解析
方中的麻黃解表宣肺,打開全身的毛孔,讓肺里面的熱邪從皮毛散出,等于把家里的窗戶打開,讓悶熱的空氣散出去;杏仁加強肺的肅降功能,肺與大腸相表里,把肺里面的熱趕到大腸,從大腸出;然后用5倍于麻黃量的石膏來直接清肺熱、胃熱(胃肺分別開竅于咽、喉),等于給沸騰的鍋里加涼水,石膏既可以清熱又可以生津,石膏降胃火肺火大腸火,可以同時把身體里的火分別從小便大便出,清熱生津,甘草為藥中國老,益氣止咳,調和石膏、麻黃的寒溫藥性。
肺屬上焦,病位在上在表,宜清宜散,通過石膏清熱、散熱,則對壅于肺、氣管的痰飲無異于釜底抽薪,黃痰、粘痰沒有熱煎則容易變稀咳出;麻黃宣肺解表,使肺升清(向上向外)氣機功能恢復,苦杏仁降氣止咳,使肺肅降(向內向下)氣機功能恢復,則咳喘自消。
寒、熱藥合用會“中和”掉嗎?
有人可能會問:麻黃、石膏藥性一溫一寒,合用于一個方子里會不會“酸堿中和”?
答案是否定的,這是因為中醫藥性不是從化學概念出發,而是從功能概念出發,石膏清熱的機理是抑制胃腸道因郁熱而過于亢奮的功能狀態,麻黃是促進肌表血液循環,就像有人坐京廣線從北京出發去廣州,另一個人是坐京九線從九龍到北京一樣,不在一條軌道,又怎么會撞車呢?!且就算在一條線上,也會有甘草這個“扳道工”在中間調和,更加不可能了。臨床也有寒熱錯雜方(如半夏、黃連同用)用于調理脾胃的情況,這是為了調節交感、副交感神經,使機體功能恢復到正常平衡狀態。以上種種都有別于西醫酸堿中和概念,大家不要弄錯了。
使用機會
既然麻杏主要是針對呼吸道肺熱咳喘的,那臨床該怎么用呢?分兩類情況
一種情況是氣囊炎、支氣管堵塞對癥治療時使用,大群咳嗽、呼嚕、伸脖呼吸,氣管粘痰、鼻腔黃涕等,氟苯尼考+強力霉素+麻杏石甘口服液,此時堵氣管導致物理性阻塞死亡,化痰藥必須大劑量,250ml兌水可150-200斤,快速緩解痰熱阻肺癥狀。
另一種情況是流感、傳支等病毒性呼吸道對癥配合治療,抗病毒藥+麻杏石甘口服液+強力霉素/替米考星,250ml兌水200-300斤, 集中飲水,連用4-5天。
“知將方能用將”,臨床我們也見過大劑量麻杏單用治療支堵每瓶(250ml)用量80-100斤水,控制堵管很不錯的情況。家里或附近有石膏的話,也可以大劑量石膏摻料(3%-5%)配合麻杏使用,增強清熱力量。

掃一掃查看
手機官網

掃一掃關注牧翔藥業豬藥官方微信

掃一掃關注牧翔藥業禽藥官方微信
河南祺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? 河南牧翔動物藥業有限公司 豫ICP備11016883號-1 營業執照 本網站支持IPV6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鄭州 牧翔.網址 牧翔藥業.網址